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你好,我的名字叫烟大

    信息发布者:莱州村网通
    2017-10-11 18:40:59    来源:烟台大学   转载





    烟台大学

    简介

    姓名:烟台大学
    英文名:Yan Tai University

    出生日期:1984年

    家庭住址:山东·烟台·莱山区

    体型特征: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

    家庭成员: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

    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9万余人

    座右铭:守信、求实、好学、力行


         YTU     



    写真照







    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给我拍写真照

    我等着你给我拍更多美丽的照片



    成长故事


    一、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出现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烟台地处沿海,经济比较发达,但高等教育力量薄弱,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滞后,阻碍着经济社会发展。

    1984年春节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来到烟台视察工作。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向万里汇报了办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构想。万里同志非常高兴,指示说:可以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就叫烟台大学。凡是愿学本事的就来,你们烟台需要什么系就设什么系。你们山东实验一下,闯出一个新局面,创出一个新模式。你们烟台把这个路子闯开了,我给你们记一功。

    王济夫提出大学基建资金由地方集资,常规性经费纳入国家财政支出。万里同意,同时请时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承先研究此事。

    从此,创立烟台大学的工作便提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议事日程。1984年2月19日,烟台市委、市政府向省政府写出报告。3月24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发出《关于建设烟台大学的请示报告》,5月5日教育部批准筹建,7月1日举行奠基仪式,11月10日教育部决定烟台大学于1985年正式开始招生,至此烟台大学在教育界有了“户口”。


    二、烟台人集资捐建自己的大学


    时至今日,一谈到烟台大学的建设,不少市民会自豪地说,烟台大学是烟台人民自己集资建设的现代化大学。

      中央批准烟台市建设烟台大学之后,学校得到城建部门无偿划拨的东郊1500亩地,其中规划地南面预留500亩,3-5年内建设校舍15万平方米,共需资金8100万元,由烟台市集资解决。

      时任烟台大学建设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的李殿魁在回忆录中写道,对于仅够发工资的“吃饭”财政,实在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

    王济夫亲自动员社会集资,当有人提出社会集资的难度时,他笑着给大家打气:“办一所大学很艰苦,有很大的困难,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去做,就没有问题!”他的话深入浅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使大家深受鼓舞,为筹集资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经过反复探讨后,市里决定,对全市县管以上企业的自留资金和农村社队的自留资金进行测算,企业提5%自留资金,农村社队提1%自留资金,相当于烟台老百姓人均捐资10元建立了自己的大学。当时建设烟台大学的普通职工也交了“份子钱”。



    三、清华、北大两所学府长期支援


    “大学也,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王济夫眼中的一流大学,不仅有高楼,更有一流的校长和老师。

    1984年2月底,还没踏出正月的门儿,王济夫匆忙进京。他亲自登门拜访张承先,邀请他出面指导建设烟台大学,年近七旬的张承先“出山”,出任烟台大学名誉校长,赴烟指导工作。

    在烟台大学即将诞生的时刻,万里再次专门指示:“学校起点要高一些,发展快一些,不是游击队‘升级’,而是正规军‘下蛋’。清华、北大要长期支援。”万里一句话干脆明白,形象生动,奠定了烟台大学的发展根基,准确阐明了烟大的目标定位、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

    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大学,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烟大经过精心考察,最终确定了11个系,从一开始就将应用学科和基础教育学科结合起来。

      专业设置确定,师资如何解决?在多方不断协商下,北大清华援建方案确定,最终抽调院系骨干老师共30余人长期支援烟台大学建设,而且只要是烟大缺老师,都由这里的老师支援。

      在以后几年中,去烟大短期教学的老师不计其数,因此从一开始,烟大的学科设置和师资配备都是北大清华的“正规军”。



    四、建设者们在盐碱滩上建起大学 


    如今漫步在烟台大学校园里,三元湖平静的湖面映入眼帘,湖水四周柳色青青,美不胜收。然而倒退30年,这里只是一片盐碱滩,三元湖的前身原是一块洼地。

    选定校址后,烟台市邀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学校建筑设计。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谢照唐回忆,1984年5月的一天,正好下雨,自己和同事四人打着伞来烟大校址勘查。参照清华北大的湖水园林景观,烟台大学在低洼地挖人工湖,就地填高四周地势,实现土方平衡的同时,带来以人工湖为中心的建筑群,在这个基础上再精心设计,凸显图书馆和钟楼的形体设计,围绕三元湖形成标志性景观。

    “当时这里十分荒凉,仅有的二三户渔家点缀在空旷的海边,仅存的几座新建筑物散落在校园。没有树木,没有花草,除了海涛声没有任何喧嚣,一切都显得空旷和寂寥。”原烟台大学党办主任王德华说,那时候,阴天下雨,道路泥泞,只能穿胶鞋走路,经常湿透。冬天气温已到零下,还没来暖气,只能戴着帽子、口罩,穿着厚袜、毛衣、毛裤睡觉。学校克服了技术、财力等方面的困难,终于在1985年秋季迎来了第一批孩子。

    那些年,条件极其艰苦,师生们一边学习,一边建设着学校。课业之余,栽种树木、挖掘沟渠、搬运桌椅、安装仪器……学校中澎湃着创业的激情,凝聚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2001年5月14日,省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烟台大学“十五”期间二期工程建设。如今,烟台大学成为一座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的大学城。


    本文参照烟台晚报、齐鲁晚报等资料编写



    发展成就


     烟台大学坐落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创建于1984年7月,经教育部特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来校援建。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定期研究指导烟台大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改革发展,使烟台大学有一个较高的办学起点和高水平的发展。1995年,学校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价。1998年获得硕士单位授予权。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7年,学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依托培养单位。2012年获批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6年接受由教育部主导、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我校教学质量给予充分肯定。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招生资格及相应学位授予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烟台大学已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水平显著提高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7亿元。图书馆总面积4.38万平方米,截止到2016年底,馆藏印刷型图书194万余册、报刊合订本26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1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74万余种,电子期刊1.9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

    学校现设21个学院(部),46个研究院所,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 、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目前,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9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1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近6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18人,占专任教师的43%。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的85%。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8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5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人。



    近年,成功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个教育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药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首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35门省级精品课,5个省级教学团队。民法学等1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



    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142个硕士招生专业(领域)。拥有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民族问题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9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78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81余项,其中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主持横向课题1500余项。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社科先进管理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注重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5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韩国和美国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个,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韩国和台湾地区的33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作为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在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设有国家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山东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和烟台大学留学生奖学金。校内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等考点。



    近年来学校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建立山东省第一个高校党建研究基地。荣获“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荣获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山东省团建规范化学校”“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数据截止2017年5月)



    个人名片


    烟大主页:http://www.ytu.edu.cn/
    烟大新浪官方微博:@烟台大学
    (http://weibo.com/ytu2014)
    烟大官方微信公众号:烟台大学(ytu2014)


    我们期待与你相约烟大

    见证成长

    共创未来

    烟台大学欢迎你

    责任编辑/董超

    审核/王晓刚


    http://mp.weixin.qq.com/s/Q8VFm2hEgvnrin-9pZZxbA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